邹平:惠而智则达天下
摘要: 总有人喜欢把商场比作江湖,但邹平身上并不具备洋洋自得的江湖气,作为采访对象,他的气质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态度谦和。采访期间,刚一落座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回答问题,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以灯具的专业话题作答......
总有人喜欢把商场比作江湖,但邹平身上并不具备洋洋自得的江湖气,作为采访对象,他的气质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态度谦和。采访期间,刚一落座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回答问题,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以灯具的专业话题作答。你可以说,这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采访对象,你也可以说,他懂得四两拨千斤,但不管怎么说,他给人的直觉就如他的愿望,“我希望成为一个因专业而在业内受到尊敬的人。”
邹总是一个对工作特别有激情的人。他每天都处于一种饱和的工作状态,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他一般都在店里。
与他谈话,虽然话语不是太多,但话语中观点的密集度极高,仿佛你一不留神就会错过什么,为了这个问题,要保证听的人全神贯注。在遇到专业问题的时候,他会触类旁通地分解下去,偶尔会稍作停顿。邹总精力很好,经常熬到晚上八九点了,精神还是很饱满,思路还是很清晰,说到一个问题,会提及很多相关的问题,店里面的员工说:跟着邹总工作,必须要保证自己头脑时刻都在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
临时受命他“空降”河南
来河南之前,邹总在上海的澳的利直营店任总经理,对于当时来河南的情景,邹总用了“空降”两个字。当天晚上接到领导的通知,第二天就来河南了,派我来开拓河南市场也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澳的利选择入驻河南市场时领导就召开了几次专题会议,在派谁去管理河南市场时,也召开了很多次会议,最终让我来河南是领导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而最终决定。“之前我有去几个省开拓市场的经验,我先后去过南京、哈尔滨,当时也是‘空降’,去这几个市场之前的情况都是差不多的,有的是销量上不去,有的市场是管理混乱。来河南我也是有很大压力的,澳的利定位是高端,而河南的消费市场是以中低端消费群为主,能不能适合河南消费者需求,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未知,但是我无论在哪个省份供职,我都坚持这样两个原则:首先质量先行,其次是在服务上下功夫。服务上去了,澳的利在河南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邹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来澳的利选灯的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都是老客户介绍过来的,有的消费者就是冲着澳的利这个品牌来的,现在澳的利品牌在河南的销售额度一直在攀升。
行事低凋,他在默默耕耘
“我们善于面对消费者,善于面对合作伙伴,但我们不会刻意高调面对外界。毕竟,这个行业不是在比赛谁更会讲动听的故事。”澳的利店开业几年来,做宣传的次数很少,一直保持低调行事的风格。对于这样一种做法,邹总有自己的观点,所谓“低调”的问题,很难简单的说是一种优点还是缺点。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可能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我们更专注于或者说是更习惯于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实做透,做到极致,关键还是要“练内功”。其实,这个圈子这么小,不管你低调做了什么,同行都会知道。
店里面的员工认为,邹总很重视细节,事无巨细他都要了解到。有店员举个例子,比如,做活动时,可能别的灯具店的负责人只抓大的活动方向,但是邹总会具体到每个产品折扣是多少,如果感觉这个产品折扣不是太合理,他就会和厂家商谈,以保证活动的优惠力度。
邹总从不担心自己精力不够用,他说,并不是有管不完的事情,而是,只有善于管理细节的重点,才会把这些事情管得有条不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管理,我不喜欢强加于人
常常有人喜欢把商场比作江湖,但邹总身上并不具备洋洋自得的江湖气。他更像是一个学者。他说:“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我希望成为一个因专业而获得业界认可的人。”
他认为,自己工作有激情,但是可能工作的热情度有,但是全面性有待于加强,现在,他常常提醒自己,遇到一个事情的时候,越是急于下结论和判断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
“管理,我不喜欢强加于人”。邹总说,他处理事情的方法,比较偏向于和大家共同沟通、探讨,求得认可。“我会用态度来影响团队,不赞成强压式。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干就可以,要一个团队能干才可以。”邹总说,自己会给新来员工做一些培训,在培训中他都要强调一点,找一个行业,培养出兴趣和爱好。刚开始不要在意薪水,要善始善终。保持住一个信念不容易。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东西,要对自己有了解,不去盲从。心态很重要,人要不断地学会平衡自己。
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培育品牌
现代商业的进步,不仅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商业伦理的规范与认同。澳的利的企业文化中,认为商业伦理异常简单,就是恪守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个坚守的过程被自然转化成一种商业价值和商业力量。节俭、勤勉、谦逊、孝道、诚信、守规则、先爱人而后爱己,这些朴素却难以坚持的便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
邹总说,创新的提倡必须要遵循原有的规律,在这个规律上提倡差异化的服务。邹总是做业务出身的,他说,做任何行业首先要抓住这个行业的本质,一个连锁店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规模而背离零售业的本质,邹总对品牌很了解,在澳的利这些年中,他非常专注于对店面进行精耕细作。2010年澳的利的工作重心是对品牌的培育,品牌促销只能激发一个方面的业绩,而品牌本身来讲,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才是最主要的。
在谈到家人时,邹总说:“我很感激家人,其实刚开始接触灯具的时候自己基本找不到感觉。在灯具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是家人在默默的支持我,要不是有家人的支持,我很难坚持下来。”
对话邹平
但凡成功的人,面对媒体,不外乎两种反应。
一种是侃侃而谈。谈家庭、谈事业、谈自己的得与失,谈自己的悲欢离合。
一种是比较内敛。不管你如何刨根究底,他透露的也只是企业的营销、策略以及近景远景的规划。
邹平显然是后者。
当我问及他在灯具行业做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有酸甜苦辣时,他却说:“过去的早就过去了,做好现在的我才是最重要的。”他呈现给我的,还是低调和内敛。
“你所理解的最完美的快乐是什么?”
与我们这个团队在一起共事,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事情?
60岁的时候,还能不能出去旅游,这是我最担心的。
“你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即使生活欺骗了你。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四个字,天道酬勤。这是我一直坚信的。
“你怎样评价自己?”
低调内敛吧!该我说的时候说,不该我说的时候绝对不说。这是我的原则。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