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LED灯:轻易可山寨,谁还搞研发

2012-07-21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Alighting 网友评论: 0

摘要:

最近,江苏史福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杰心里特别烦:公司斥资3000万元研发的玉兰灯,投入市场不久就遭遇大面积“盗版”,虽然状告上海一家公司胜了第一轮,但要真赢下侵权官司还得四五个月。眼看着新品推广的良机一点点丧失,史杰显得很是无奈:“要是最基本的知识产权都得不到有效保护,轻易便可山寨,那以后谁还敢花钱、花精力去搞研发?”

近年来,LED灯因其节能、寿命长等优点,掀起了照明领域的新一轮革命。然而,在LED灯市场普及过程中,灯具如何有效散热始终是横亘在前的一道世界性难题。扬州市科协一名LED研究专家介绍说,与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LED灯光源转换散发热量更大,再加上LED灯封装面积小,对流和辐射散热少,容易造成热量集聚,影响灯泡的寿命和发光效率。

作为国内LED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史福特公司非常注重技术研发。自1994年从事灯具研发生产以来,史福特先后研制出百余系列、上千个品种的节能照明产品,获得国内外专利304项。2010年10月开始,史福特集结20多名研发精英,就LED灯照明散热展开专项攻关,经过上百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

同时兼任公司总工程师的史杰,将这一技术创新称之为“三腔体结构”。一般的LED灯只有一个密闭式的发热腔,而史福特创造性地将“一腔体”结构改为“三腔体”结构,相当于给LED灯装了三个“散热仓”,散热效率成倍提升,寿命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随后,史福特将这一技术成功地运用到室内吊灯上,推出了被业界称为“划时代产品”的玉兰灯。这种玉兰灯节能效果高达85%,5W的玉兰灯可取代40W的白炽灯,同时空间照度超过了300度,实现了普通LED灯难以达到的效果。玉兰灯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短短三四个月就卖了3000多万元,且销售额还以每个月50%的速度高速增长。

就在史杰踌躇满志时,一个始料未及的大麻烦不期而遇:市面上开始大量出现玉兰灯的仿制品,无论是外形还是技术,都几乎以假乱真。就连史福特引以为傲的“三腔体”技术,也开始被其他灯具厂商效仿抄袭。最令人担心的是,不少经销商见市场仿制品泛滥,纷纷打起退堂鼓。公司悄悄算了一笔账:原本预计今年可销售玉兰灯2.5亿元,现在看来最多能完成1.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起码上亿元。

“我们现在可真是等不起啊!”史杰忧心忡忡地说,史福特虽已提起诉讼,但等走完司法程序,新产品、新技术恐怕就时过境迁了。更糟糕的是,判决结果迟迟下不来,侵权行为不仅没停止,还愈演愈烈,有品牌、没品牌的都加入了“山寨”大军。

江苏省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任、理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宗宏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短则半年,长的要三四年,涉及发明专利的拖得尤其久。但企业研发出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都希望在第一时间推向市场,有时候一个知识产权纠纷就可能把企业拖死。他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缩短知识产权诉讼时限,速战速决,将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