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ert Cybulska:保持孩童的眼光看待世界
摘要: 2013年6月10日下午一点,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阿拉丁照明网、阿拉丁照明渠道网承办的阿拉丁论坛·六方国际峰会之中国照明工程公司百强颁奖典礼于广州琶洲展馆B区一号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专业照明设计师协会(PLDA)主席Herbert Cybulska同与会人士分享了国外优秀照明案例,以及他自己对照明设计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
2013年6月10日下午一点,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阿拉丁照明网、阿拉丁照明渠道网承办的阿拉丁论坛·六方国际峰会之中国照明工程公司百强颁奖典礼于广州琶洲展馆B区一号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照明工程公司获奖单位代表、照明设计师代表、工程商代表、市政管理单位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此次峰会。
左:王小冬 右:Herbert Cybulska
来自专业照明设计师协会(PLDA)主席Herbert Cybulska同与会人士分享了国外优秀照明案例,以及他自己对照明设计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杭州纯粹照明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小冬女士作为项目合作伙伴并为他作案例解说翻译。
水与光
照明设计师大都有一个偏好,就是都喜欢这个空间——天空,因为天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都可以呈现非常大的戏剧性的变化。
当然,你们以为Herbert Cybulska先生今天讲的主题会是天空吗?他幽默的说:“今天我要讲的主题不是天空,而是关于水。”
作为照明设计师来说,往往得到的灵感是源自抽象的东西,比如水的流动、水的波纹。
在他的家乡法兰克福,他们的德国公司做了一个小的照明装置是关于水的,用了一千四百九十九片有机的镜子,他幽默的说:“一千五百片就绝对的太多了,所以一千四百九十九片就好。这个项目是跟一位设计师一起做的,我们没有用很多的照明装置,只用了四个摇头灯,也加入了照明控制和声音。”
当阳光照在莱茵河畔,当阳光照在在市政广场上,广场上就会“玩”出一些有趣的图案来,而这个正是他们所关注的主题。他说:“我们用了一张小小的示意图表示光如何跟水结合。一千四百九十九片的镜子就是源自于一份这样的有趣的草图,每一片都有具体的编码确定它的位置。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实验以确定镜子的种类,我们甚至用很多的照明装置做了现场搭建的演示。在展出以后我们受到纽约的邀请继续展出我们的作品。”
同时,他向大家介绍了做这个装置的用意,“在我们这个非常非常忙碌的时代里面,我们对于身边事物、对身边细小的美的关注度越来越少,而如果当我们细心下来观察,看光在一天中跟水的结合的细节,我们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启发。”
[NT:PAGE]
舞台和光
Herbert Cybulska做过舞台照明,在本次峰会上,他也做了一些舞台灯光的经验分享。
那是跟德国国家剧院合作的一场非常著名的演出,当时,整个剧目里面包括84个不同的场景。整个演出的人员一共有120位,为了精确的传达它的精神,设计人员必须要把84个场景都做个小小的模型,以便确认每个人所站的位置。
在进行现场搭建时,首先,确定光、舞台、演员的关系。整个演出中,饰演的玛丽亚皇后站在中间,而这种场景是完全通过光来表现的,而她站的光束不是大家所想象的建筑照明用的小小的尺度,是用五千瓦的白炽灯做出来的,而这一束光就需要体现了她站在死亡面前的巨大场景。剧场演出整个舞台场景非常简单和清楚,然而要传达的精神和故事却是非常复杂的。在整个舞台演出中,Herbert Cybulska说只是用了暖白和冷白的强光束,没有用任何的色彩表现,因为这个是非常德国风格的一场演出。当然,他也说有时候也可以完全不一样的方法来做。
为此他又做了一个案例展示和分享,这次他又把大家带到了法国里昂。这是一场歌剧而且名字很奇特,叫《皮肤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过去的五百年中人们是如何的恋爱,而恋爱却总是那么的不容易的,会变得非常的复杂。Herbert Cybulska说:“这个舞台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场景搭建也是非常的简单,可是色彩却非常的强烈。我们用很多的投影成象技术来完成,这个空间非常的空旷,可以看到那个舞台中间的幕布很特别,是一个半透明的幕布。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的投影幕上,场景是在移动的,而舞者就在幕后,就像在这个场景里面演出一样。同时这个镜像会通过舞台的水镜表现出来,而整个舞台只有一个投影幕和水完成。”
这个《皮肤的故事》有很多种场景,有的是发生在印度,可能进入爱情的黑暗面,所有的观众都是这个剧目中的一部分,可以用一部分光照在观众身上。有个故事是发生在1600年的意大利威尼斯,随着他的讲解,舞台继续变化到现今,有一对夫妇在幕布后面,这个是整个的演出最终一幕,阴影投射在恋爱的夫妇身上,而这样一副图就像壁画一样,整个歌剧里面充满了不同的象征,不同的故事组成整个歌剧的主题。
[NT:PAGE]
中国项目
不管是水与光也好,舞台与光也好,设计师的灵感总是来源生活服务于生活,而很多艺术化的、抽象的照明已经很好的融入到现在的照明中。
他提到他们入住的一个酒店,他觉得那个酒店电梯墙面的花纹在某种意义上跟他说的抽象的艺术图案非常的接近。他很认同一点,那就是在中国很多现代艺术的运用和西方的现代艺术理念是相同的。
当然,在中国,他们有杭州分部。通过与中国项目的合作,Herbert Cybulska对于中国文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做了大量的研究。
他举例浙江舟山的一个合作项目,在投标的时候,Herbert Cybulska团队成功胜出。
对于这个项目,他说跟平时做项目流程上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首先他们做了项目整体情况的调研,这个项目坐落于浙江舟山,因为是政府工程,业主希望打造成一个环太平洋地区的桥头堡。
最后Herbert Cybulska团队定的主题概念是一个中德合作的主题概念,他说自从与中国项目合作以后,他一直对中国的文化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分析。他说舟山这个项目的概念是来自唐诗,因为这个诗句传递的精神是无国界的,表现了一种在顺畅和静态的流逝中——生命的恒久性。他们研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其中有很多关于水的内容。当然,这次项目同样也有水的主题。光有中国的诗和水还不够,他们把欧洲的故事也带进了项目概念设计,这次带来的是德国的格林童话中的《金子雨》的故事,金子像雨一样洒落在大地上,这关于人的幸运的故事。从恒久的角度来说,这种幸运是恒久的也是为我们所关注的。当然他也说,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关乎运气的,就像硬币永远都有两面。
这个舟山项目一共有三栋楼,设计理念是这样:金子流向是从上到下,但是它是一个方形的,整个建筑的结构非常像中国古代泰山石的概念,所以这栋楼是非常的坚固的,当然必须也要这样。因为业主是舟山的港务集团,所以设计中就放了船,其实船是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平常的东西,但它却恒久不停的在运转。
在建筑物的顶上设置有一个玻璃的穹顶,这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建构。可以把它当成一朵花的盛开,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方向标,而Herbert Cybulska团队把它当成一个方向标植入了设计概念里面。在金子雨设计中,有一些技术的细节,在建筑的主立面上用一些灯做了一些跟舟山有关的画面。
生活并不总是黑白两色的,同样也可以是色彩缤纷的,所以在不同的事物上,他们尝试不同的色彩,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是流动、发展、演进的,设计亦如此。
后语:当今的照明设计不再仅仅是技术的话题,会与技术、健康、能源课题相关。请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要保持孩童的眼光看待世界,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当今的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也是一个精采无限的世界,这同时也是一个让人鼓舞的世界。所以Herbert Cybulska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激励自己:我的余生都会思考光!而作为这个行业的一份子,更要去贡献我们的每一份力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