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中国创造的白光LED发光粉(图)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9-12

浏览次数: 417

编者按:一百多年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后日光灯、卤素灯以及其它照明设备的问世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在都市的夜空、道路、建筑物中会有许多精心设计的光源,发挥出光彩夺目的效果,使夜晚的世界绚烂璀璨。

唯数十年来,人们不断的努力,希望发明出更实用、更美观、更有效的光源。1996年日本的日亚化学公司发展出以黄光系列的YAG荧光粉配合氮化铟镓InGaN蓝光二极管,开启了白光LED应用于照明的时代。多年来,由于专利的封锁和YAG产品本身的一些技术要求,使其对于芯片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自1998年开始,路明集团开始潜心于硅酸盐体系的研究。现以生产出化学性质稳定、耐老化性能优异、光转化效率高,结晶体透光性好,具有宽谱激发带的高效荧光粉。该产品结构突破传统YAG、TAG荧光粉专利限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了中国、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并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韩国等国家获得授权。

能源问题一直以来是每个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推广使用低耗电、长寿命、小体积的LED半导体照明,是目前被全球广泛认同的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手段。半导体照明技术具有能耗低、寿命长、免维护、易控制、环保等优点,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预计将取代白炽灯和日光灯,成为照明市场的主导。鉴于其所具备的节能、环保特性,美国、日本、欧盟及中国台湾省均推出了半导体照明计划,我国也制定了半导体照明推广计划,并分别在上海、南昌、厦门、大连、深圳等地区设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

目前,国际LED半导体照明市场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高亮度芯片和发光材料的专利争夺上,行业巨头日本Nichia、丰田合成、美国Cree、lumileds等公司,纷纷利用专利打压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地区LED企业,以控制市场并获取巨额专利使用费。中国国内半导体照明企业,因为缺少核心专利,只能更多的在利润较低的中、下游发展,且不能独立地开发国际市场。可以说,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国内企业将不可避免的再次成为“世界工厂”。

在“2006中国(深圳)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上,大连路明科技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用于白光LED照明的“稀土激活的硅酸盐发光材料”产品,该产品的发明打破了由欧洲和日本企业对白光LED发光粉的专利垄断,实现了白光LED发光粉产业的“中国创造”,进而提升了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技术水平。

白光LED技术是实现半导体照明产业化的基础,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20年内,以“蓝、紫芯片激发发光粉产生白光”是实现白光LED照明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此相关包括两大核心技术:发光粉技术和LED芯片技术。

在发光粉行业,目前最为常用且已经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产品,是稀土掺杂的石榴石结构的发光粉:YAG和TAG。这两项技术的国际专利分别被日本和欧洲的企业所垄断,韩国和台湾地区很多的LED企业,每年都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专利使用费和许可费,如果不能突破国外专利垄断,中国企业也将很快面临同样的问题。

由大连路明科技集团首创发明了LMS系列稀土激活的新型硅酸盐发光材料。该LMS系列材料在500nm以下蓝、紫光激发下,可实现高效蓝、绿、黄、橙各色发光,是制造白光LED较理想的发光粉,将该系列发光粉与芯片进行合理组合,可制出不同色温、不同显色指数的LED产品。该材料光转化效率高、结晶体光透性好,物理、化学稳定性,可耐紫外光子长期轰击,并实现宽带激发,激发带宽可达到300nm。该发明于1997年3月26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于1998年9月30日公开。

该材料是继YAG粉和TAG粉之后的又一全新LED发光粉体系,首次在国际半导体照明行业实现了“中国创造”,其原创的专利申请通过了中国和国际专利机构的审核,建立了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为中国半导体照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该稀土激活的新型硅酸盐发光粉已于2000年、2003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国的专利授权。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