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工信部发布智慧转型新指南:一图四清单,精准落地14大行业(附全文下载)

2025-09-18 18:29:482311 阅读

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这份指引以“智慧化”为核心,为钢铁、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等14个重点行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实战手册”,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单点应用”迈向“全场景渗透”,彻底破解企业“转型不会转、下手无处下手”的痛点。

●●○







一图读懂转型路径

“图谱+清单”成智慧升级“导航仪”


>>>

指引的智慧化亮点,在于创新提出“一图四清单”的系统化工具,把抽象的智慧转型需求转化为清晰可落地的行动框架。

“一图”即行业智慧场景图谱,成为各行业的“智慧转型路线图”。它以“业务需求为主线、智慧技术为支撑”,按照“5类核心业务+N个智慧场景+4类数字要素”的逻辑搭建。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图谱明确列出“智慧研发仿真”、“智能生产调度”、“车路协同运维”等核心场景;


医疗装备领域,则聚焦“设备智慧诊断”、“远程运维服务”等关键环节。


每个场景都标注了对应的智慧技术方向,像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节点一目了然,企业能快速找到适配自身的智慧化切入点。

“四清单”是智慧化要素支撑清单,相当于转型的“智慧资源包”。包含数据要素、知识模型、智能工具、数字技能四类核心资源:


·数据要素清单明确各智慧场景需采集的设备数据、生产数据等关键信息;


·知识模型清单涵盖行业专属的智能算法、仿真模型等;


·智能工具清单罗列了适配场景的工业软件、AI分析平台等;


·数字技能清单则指明了岗位所需的智慧设备操作、数据建模等能力。


这套清单让企业清楚“智慧化需要什么资源”,避免了盲目采购智能设备、重复开发系统的浪费。

这种“图谱+清单”的模式,本质上是搭建了“行业需求与智慧技术”的对接桥梁。以前企业想搞智慧生产,却不知道该用哪种AI算法、对接哪些数据;服务商推出的智能方案,也常因不符合行业实际而“水土不服”。现在通过图谱精准匹配场景与技术,清单明确资源需求,供需双方能快速达成共识,大幅提升智慧化落地效率。

●●○●●○●●○●●

14大行业全面覆盖

定制化方案瞄准核心场景

<<<

指引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量身定制了智慧化转型路径,覆盖从传统制造到高端装备的多个领域,每个行业都有清晰的智慧化突破方向:

重工业领域:钢铁行业聚焦“高炉智能监控”、“能耗智慧优化”场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炉温数据,结合AI模型动态调整参数,实现低碳与高效生产;石化行业则重点推进“管道智慧巡检”、“危化品智能预警”,借助无人机巡检+机器视觉识别,替代人工完成高危环境作业。

高端制造领域:新能源汽车行业主打“智能产线协同”、“电池智慧管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产线,提前预判生产瓶颈,依托智能算法优化电池充放电策略;医疗装备行业聚焦“设备远程诊断”、“精准运维服务”,让高端医疗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故障实时预警,缩短维修响应时间。

消费品领域:家电行业侧重“个性化智能定制”、“智慧供应链管理”,消费者可通过APP自定义产品功能,企业依托智能排产系统快速响应订单;食品行业则聚焦“生产过程智慧溯源”,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原料采购、加工、运输全流程数据,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

这份指引的适用范围远超企业本身:对政府和行业协会而言,可依托图谱培育智慧化典型案例,制定行业统一的智能技术应用标准;对中小企业来说,能借助清单对接公共智慧服务平台,共享行业知识模型、智能工具等资源,降低智慧化门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智慧转型”的生态。




 数智观察 

智慧转型进入“精准落地期”

生态协同成关键

当前,制造业智慧化正从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落地,但“转型碎片化”、“业务技术两张皮”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少企业购入智能设备却难以互通,建成平台却缺乏人才操作。

该《指引》以场景化为核心,推动智慧技术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转型有的放矢”。从产业角度看,这一指引不仅助力企业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决策,更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智慧升级——如汽车智能产线与智慧供应链联动,形成全链条生态。


未来,随着“图谱+清单”模式广泛应用,制造业将加速实现“机器会思考、产线能决策、服务更精准”,真正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后台回复“数字化转型”获取全部原文



——————END——————


来源:工信部官网、工业互联说


关注阿拉丁数智头条

获取更多数智讯息

欢迎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加载全文

加载中...
写评论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