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装工程师的个人调研总结(二)
上传人: 上传时间: 2014-12-09 浏览次数: 156 |
二 芯片结构和衬底
LED衬底的趋势:
不确定是Si,SiC,蓝宝石中的一种。
但可能会是完全剥离原来的生长衬底,并与新基底结合的趋势。
对衬底的要求:
1、结构特性好,晶圆材料与衬底的晶体结构相同或相近、晶格常数失配度小、结晶性能好、缺陷密度小。
2、接口特性好,有利于晶圆料成核且黏附性强。
3、化学稳定性好,在晶圆生长的温度和气氛中不容易分解和腐蚀。
4、热学性能好,包括导热性好和热失配度小。
5、导电性好,能制成上下结构。
6、光学性能好,制作的器件所发出的光被衬底吸收小。
7、机械性能好,器件容易加工,包括减薄、抛光和切割等。
8、价格低廉。
9、大尺寸,一般要求直径不小于2英吋。
三种衬底比较
[NT:PAGE]
SiC衬底
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好、不吸收可见光;
价格太高、晶体质量难以达到Al2O3和Si那么好、机械加工性能比较差;
吸收380nm以下的紫外光,不适合380nm以下的紫外LED。
优异的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不需要像Al2O3衬底上功率型氮化镓LED器件采用倒装焊技术解决散热问题,而是采用上下电极结构。
[NT:PAGE]
硅衬底
硅衬底的芯片电极有两种接触方式,分别是L接触(Laterial,水平接触)和V接触(Vertical,垂直接触),LED芯片内部电流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流动的。
电流可以纵向流动,因此增大了LED的发光面积,从而提高了LED的出光效率。因为硅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器件的导热性 能可以明显改善,从而延长了器件的寿命。
硅衬底上生长的GaN基LED与其他衬底相比,性能上有差距,发光效率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验证。
硅衬底研发水平最好达到160lm/W,而蓝宝石目前普遍水平能达到110lm/W,研发水平也达到了249lm/W。
普瑞光电8英寸硅衬底芯片色温为4700K时,光效已达到160lm/W;色温为3000K时,光效已达到125lm/W,显色指数可达到80。
欧司朗标准Golden Dragon Plus LED封装中的蓝光UX:3芯片在3.15V时亮度可达634mW,如果再结合标准封装中的传统荧光粉转换,这些白光LED原型在350mA电流下亮度将达到140lm,色温为4500K时将实现127lm/W的光效。
晶能光电2英寸硅衬底量产芯片,色温为5000K时,350mA下普遍光效超过110lm/W,6寸硅衬底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性能和2寸片相当,目前正筹备6寸量产制程设备。
飞利浦、三星也均在硅衬底方面展开研究,而三星从8英寸大尺寸入手。
[NT:PAGE]
蓝宝石衬底
化学稳定性好、不吸收可见光、价格适中、制造技术相对成熟;
不足方面虽然很多,但均被克服,
很大的晶格失配被过渡层生长技术所克服
导电性能差通过同侧P、N电极所克服
机械性能差不易切割通过雷射划片所克服
很大的热失配对外延层形成压应力因而不会龟裂
但差的导热性在器件小电流工作下没有暴露出明显不足,却在功率型器件大电流工作下问题十分突出。
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正装结构
P型GaN传导性能不佳,需在P区表面蒸镀一层Ni-Au金属电极层。
P区为获得好的电流扩展,Ni-Au金属电极层不能太薄,器件的发光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要同时兼顾电流扩展与出光效率二个因素。
金属薄膜的存在,总会使透光性能变差。引线焊点的存在也使器件的出光效率受到影响。
GaN LED倒装芯片的结构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上面的问题。
[NT:PAGE]
倒装结构
①基材是硅;
②电气面及焊凸在元件下表面;
③组装在基板后需要做底部填充
或者完全去掉衬底材料直接和金属衬底接触,例如台湾旭明光电。
如何克服蓝宝石衬底的缺点?
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电流传输层。
覆晶结构(Flip-chip) 。
光输出表面粗糙化。
垂直电极(Vertical Electrode) 。
使用22°底切側壁。
图形化蓝宝石基板。
电流阻挡层(Current Block Layer) 。
使用氧化镍/铟锡氧化物欧姆接触。
在MQW与p-GaN层之间多做一层p-AlGaN。
[NT:PAGE]
解析LED发光效率 68%电能转化为热量。
相关指标:
①內部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电流转化为光子的能力
②光取出率(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将光子从半导体中萃取出来的能力
③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电流转化为萃取出来的光子的能力
内量子效率提高(与芯片更相关):
1.电流分布均匀
A.覆晶结构—导电弱的P型材料接触衬底
代表:飞利浦lumileds,深圳晶科
B. 改Au/Ni电极为ITO
ITO的特点:硬度高,有很高的电子传导率,光学吸收系数低
代表:晶元光电,上海蓝光
[NT:PAGE]
C. 改为小面积多晶组合的HV
晶面被分割后,电流分布均衡,防止局部过热
代表:晶元光电
D. 垂直电极结构
电流分布更均匀
代表:
旭明--衬底彻底剥离后直接附着金属电极
Cree—SiC导电衬底
晶能—导电硅电极
2. 降低Vf和电极接触处电阻损耗
氧化镍/铟锡氧化物欧姆接触
欧姆接触,降低Vf,降低电阻损耗,提高了内量子效率
3.外延材料的设计
A.双异质结结构
B.激活层(AL:Active layer)掺杂
C.包覆层(CL:Cladding layer)掺杂
D.晶格匹配
E.PN结移位
F.非辐射复合中心
代表:华灿光电拥有的核心技术在外延生长、量子阱技术、外量子效率以及芯片工艺与制造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内量子效率技术现状:
现在内量子效率一般超过90%,因此已经不是提升的重点。
[NT:PAGE]
提高外量子效率(与封装的关系更为密切):
1、换为透明衬底或在有吸收功能的衬底上加反射镜
(反射镜一般采用高反光金属材料如AL和Ag)
外量子现状效率:
目前30%-40%,是重点提高的对象
旭明光电:
①垂直结构,电流分布均匀
②金属反射层,提高光萃取率
③表面图形电极,提高光萃取率
④金属衬底,提高散热
2、采用半圆形球面(一般LED光因临界角被限制而不易射出,做成半圆形球面使光不受临界角限制)
GaN折射率2.3,全反射角29°,出光率<32%
3、覆晶结构
A.蓝宝石折射率介于GaN和空气之间,可以提高光出射的全反射角
B.避免电极垫遮光,扩大出光面积
[NT:PAGE]
4、表面采用织状结构或粗糙面以增加光的射出面
5、改变几何形状(一般LED为平面正方形长方形结构,此些结构容易制造但限制了光的输出)。
如改成漏斗形后光更容易的输出。
6. 封装材料的选择
A.高透光率(树脂的透光率高于硅胶)
B.匹配良好的折射率(GaN>Al2O3>树脂>空气)
C.抗UV,防黄变特性
D.高的耐温和应力特性
B. 匹配良好的折射率
GaN类倒装芯片封装的LED的出光通道折射率变化为:
有源层(n=2.4)→蓝宝石(n=1.8)→环氧树脂(n=1.5)→空气(n=1);
GaN类正装芯片封装的LED的出光通道折射率变化为:
有源层(n=2.4)→环氧树脂(n=1.5)→空气(n=1)
采用倒装芯片封装的LED的出光通道折射率匹配比正装芯片要好,出光效率更高。
7. 荧光材料
A.荧光粉涂覆方式
B.荧光粉效率
接下来将介绍:
LED失效模式,敬请关注。
用户名: 密码: